发布时间:Aug 31, 2019 | 作者: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骄阳似火的夏日里,更让人欣喜的还有西湖区非遗宣传保护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由西湖区文化馆主创的《得胜鼓》、《奶奶的红樟箱》两个原创非遗少儿舞蹈作品展现硬核实力,双双斩获多项大奖。展示了我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更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西湖得胜鼓》是西湖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扎根于民间,地方特色浓郁,是南昌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区文化馆秉承非遗“活态传承”的初心、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联合中邮少儿培训中心,精心编排创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少儿舞蹈作品《得胜鼓》。7月23日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开演的2019全国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上,《得胜鼓》荣获“美育圆梦·献礼祖国”2019全国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活动金奖、优秀原创奖。8月4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举办的2019年“第二十届金娃国际艺术节”展演活动中,《得胜鼓》再创佳绩。在全国600个原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是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展演舞台上表演者年龄最小(平均年龄4.2岁)的舞蹈作品,让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世界各国人民近距离感受西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带来的震撼,荣获2019年“第二十届金娃国际艺术节”金奖。
另一个非遗原创少儿舞蹈《奶奶的红樟箱》同样实力非凡。《奶奶的红樟箱》是西湖区文化馆主创,携手南昌市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中邮少儿培训中心创作排演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红樟箱陪嫁习俗”为蓝本的少儿舞蹈。该节目继获得2019年第五届 “小白鹭”江西省少儿舞蹈展演最高奖“白鹭之星”荣誉称号之后,通过江西省初选、复选、以及全国复选,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在第十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精彩亮相,并获得银奖“小荷新秀”的好成绩。
非遗的累累硕果背后离不开西湖区在非遗宣传保护方面的频频发力。近年来,西湖区文广新旅局积极落实省市非遗保护各项政策,以青少年为突破口,经常性组织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举办了“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文创造物节”等系列活动,为传承非遗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举办的2019首届南昌·西湖文创造物节,就是西湖区在全市创先组织开展的一项非遗“活态传承”全新尝试。首届文创造物节汇集了高水准的手工艺人、新锐设计师,既有幽兰画糖人制作技艺、豫章剪纸、流湖棕编、万家绘染布画、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等非遗文化类,也有创意羊毛毡、手作木工、创意挂毯、手工香薰、原创陶作等生活创意设计类,将文化体验传播、非遗项目展示、手工技艺交流、民间艺术展演、创意设计分享融为一体,吸引了大量少年儿童参加,为西湖的非遗保护打造了全新的舞台。
《得胜鼓》
《得胜鼓》
《得胜鼓》
《得胜鼓》
《奶奶的红樟箱》
《奶奶的红樟箱》
《奶奶的红樟箱》
《奶奶的红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