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登录/注册 搜索

西湖区非遗项目——南昌道情

发布时间:2021-05-20 10:55:55| 作者:




南昌道情,据艺人口述传说,最早源于明代柳敬亭,距今已有300多年,盛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南昌城区及新建,南昌,安义等周边县乡,南昌道情由一人坐唱,其演唱形式是表演者左胳膊弯曲将渔鼓斜抱胸前,渔鼓长约57公分,一端以猪小泡蒙紧,右手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列拍击鼓面,称为“一响”;左手加用云板轻击竹筒,称为:“二响”;清光绪初年南昌道情艺人为更好的表达情感,在传统“一鼓一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单钹,即左手再拿一片小钹,右手以竹签轻击钹边,称为“三响”,从而形成了“三下响”的伴奏方式,故称为“三响”道情,至清末明初,南昌道情分为“话文道情”和“文词道情”两路,“话文道情”的代表人物有王老六,李多根,李万寿等著名道情艺人;“文词道情”的代表人物有周金根,胡金根等著名道情艺人。   

南昌道情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南昌最为普遍,也是最受城镇乡村群众欢迎喜爱的一个曲艺曲种,是江西道情重要一支。它植根人民喜闻乐见,流传激光,简短通俗,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金珠玉粒。2014年被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7300005.jpg